查看原文
其他

老舍 :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生活了


“他这个熟透了的旗人……”

文/老舍
果然,第二天早上,二哥福海搀着大舅妈,声势浩大地来到。他们从哪里得到的消息,至今还是个疑问。不管怎样吧,大舅妈是非来不可的。按照那年月的规矩,姑奶奶作月子,须由娘家的人来服侍。这证明姑娘的确是赔钱货,不但出阁的时候须由娘家赔送四季衣服、金银首饰,乃至箱柜桌椅,和鸡毛掸子;而且在生儿养女的时节,娘家还须派人来服劳役。
大舅妈的身量小,咳嗽的声音可很洪亮。一到冬天,她就犯喘,咳嗽上没完。咳嗽稍停,她就拿起水烟袋咕噜一阵,预备再咳嗽。她还离我家有半里地,二姐就惊喜地告诉母亲:大舅妈来了!大舅妈来了!母亲明知娘家嫂子除了咳嗽之外,并没有任何长处,可还是微笑了一下。大嫂冒着风寒,头一个来贺喜,实在足以证明娘家人对她的重视,嫁出的女儿并不是泼出去的水。母亲的嘴唇动了动。二姐没听见什么,可是急忙跑出去迎接舅妈。
二哥福海和二姐耐心地搀着老太太,从街门到院里走了大约二十多分钟。二姐还一手搀着舅妈,一手给她捶背。因此,二姐没法儿接过二哥手里提的水烟袋、食盒(里面装着红糖与鸡蛋),和蒲包儿(内装破边的桂花“缸炉”与槽子糕)。
好容易喘过一口气来,大舅妈嘟囔了两句。二哥把手中的盒子与蒲包交给了二姐,而后搀着妈妈去拜访我姑母。不管喘得怎么难过,舅妈也忘不了应当先去看谁。可是也留着神,把食品交给我二姐,省得叫我姑母给扣下。姑母并不缺嘴,但是看见盒子与蒲包,总觉得归她收下才合理。
大舅妈的访问纯粹是一种外交礼节,只须叫声老姐姐,而后咳嗽一阵,就可以交代过去了。姑母对大舅妈本可以似有若无地笑那么一下就行了,可是因为有二哥在旁,她不能不表示欢迎。
在亲友中,二哥福海到处受欢迎。他长得短小精悍,既壮实又秀气,既漂亮又老成。圆圆的白净子脸,双眼皮,大眼睛。他还没开口,别人就预备好听两句俏皮而颇有道理的话。及至一开口,他的眼光四射,满面春风,话的确俏皮,而不伤人;颇有道理,而不老气横秋。他的脑门以上总是青青的,像年画上胖娃娃的青头皮那么清鲜,后面梳着不松不紧的大辫子,既稳重又飘洒。他请安请得最好看:先看准了人,而后俯首急行两步,到了人家的身前,双手扶膝,前腿实,后腿虚,一趋一停,毕恭毕敬。安到话到,亲切诚挚地叫出来:“二婶儿,您好!”而后,从容收腿,挺腰敛胸,双臂垂直,两手向后稍拢,两脚并齐“打横儿”。这样的一个安,叫每个接受敬礼的老太太都哈腰儿还礼,并且暗中赞叹:我的儿子要能够这样懂得规矩,有多么好啊!
他请安好看,坐着好看,走道儿好看,骑马好看,随便给孩子们摆个金鸡独立,或骑马蹲裆式就特别好看。他是熟透了的旗人,既没忘记二百多年来的骑马射箭的锻炼,又吸收了汉族、蒙族和回族的文化。论学习,他文武双全;论文化,他是“满汉全席”。他会骑马射箭,会唱几段(只是几段)单弦牌子曲,会唱几句(只是几句)汪派的《文昭关》,会看点风水,会批八字儿。他知道怎么养鸽子,养鸟,养骡子与金鱼。可是他既不养鸽子、鸟,也不养骡子与金鱼。他有许多正事要作,如代亲友们去看棺材,或介绍个厨师傅等等,无暇养那些小玩艺儿。大姐夫虽然自居内行,养着鸽子,或架着大鹰,可是每逢遇见福海二哥,他就甘拜下风,颇有意把他的满天飞的元宝都廉价卖出去。福海二哥也精于赌钱,牌九、押宝、抽签子、掷骰子、斗十胡、踢球、“打老打小”,他都会。但是,他不赌。只有在老太太们想玩十胡而凑不上手的时候,他才逢场作戏,陪陪她们。他既不多输,也不多赢。若是赢了几百钱,他便买些糖豆大酸枣什么的分给儿童们。
他这个熟透了的旗人其实也就是半个,甚至于是三分之一的旗人。这可与血统没有什么关系。以语言来说,他只会一点点满文,谈话,写点什么,他都运用汉语。他不会吟诗作赋,也没学过作八股或策论,可是只要一想到文艺,如编个岔曲,写副春联,他总是用汉文去思索,一回也没考虑过可否试用满文。当他看到满、汉文并用的匾额或碑碣,他总是欣赏上面的汉字的秀丽或刚劲,而对旁边的满字便只用眼角照顾一下,敬而远之。至于北京话呀,他说的是那么漂亮,以至使人认为他是这种高贵语言的创造者。即使这与历史不大相合,至少他也应该分享“京腔”创作者的一份儿荣誉。是的,他的前辈们不但把一些满文词儿收纳在汉语之中,而且创造了一种轻脆快当的腔调;到了他这一辈,这腔调有时候过于轻脆快当,以至有时候使外乡人听不大清楚。
可是,惊人之笔是在这里:他是个油漆匠!我的大舅是三品亮蓝顶子的参领,而儿子居然学过油漆彩画,谁能说他不是半个旗人呢?我大姐的婚事是我大舅给作的媒人。大姐婆婆是子爵的女儿、佐领的太太,按理说她绝对不会要个旗兵的女儿作儿媳妇,不管我大姐长的怎么俊秀,手脚怎么利落。大舅的亮蓝顶子起了作用。大姐的公公不过是四品呀。在大姐结婚的那天,大舅亲自出马作送亲老爷,并且约来另一位亮蓝顶子的,和两位红顶子的,二蓝二红,都戴花翎,组成了出色的送亲队伍。而大姐的婆婆呢,本来可以约请四位红顶子的来迎亲,可是她以为我们绝对没有能力组织个强大的队伍,所以只邀来四位五品官儿,省得把我们都吓坏了。结果,我们取得了绝对压倒的优势,大快人心!受了这个打击,大姐婆婆才不能不管我母亲叫亲家太太,而姑母也乘胜追击,郑重声明:她的丈夫(可能是汉人!)也作过二品官!
大姐后来嘱咐过我,别对她婆婆说,二哥福海是拜过师的油漆匠。是的,若是当初大姐婆婆知道二哥的底细,大舅作媒能否成功便大有问题了,虽然他的失败也不见得对大姐有什么不利。

二哥有远见,所以才去学手艺。按照我们的佐领制度,旗人是没有什么自由的,不准随便离开本旗,随便出京;尽管可以去学手艺,可是难免受人家的轻视。他应该去当兵,骑马射箭,保卫大清皇朝。可是,旗族人口越来越多,而旗兵的数目是有定额的。于是,老大老二也许补上缺,吃上钱粮,而老三老四就只好赋闲。这样,一家子若有几个白丁,生活就不能不越来越困难。这种制度曾经扫南荡北,打下天下;这种制度可也逐渐使旗人失去自由,失去自信,还有多少人终身失业。
同时,吃空头钱粮的在在皆是,又使等待补缺的青年失去有缺即补的机会。我姑母,一位寡妇,不是吃着好几份儿钱粮么?
我三舅有五个儿子,都虎头虎脑的,可都没有补上缺。可是,他们住在郊外,山高皇帝远。于是这五虎将就种地的种地,学手艺的学手艺,日子过得很不错。福海二哥大概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,决定自己也去学一门手艺。二哥也看得很清楚:他的大哥已补上了缺,每月领四两银子;那么他自己能否也当上旗兵,就颇成问题。以他的聪明能力而当一辈子白丁,甚至连个老婆也娶不上,可怎么好呢?他的确有本领,骑术箭法都很出色。可是,他的本领只足以叫他去作枪手即代人应试者。替崇家的小罗锅,或明家的小瘸子去箭中红心,得到钱粮。是呀,就是这么一回事:他自己有本领,而补不上缺,小罗锅与小瘸子肯花钱运动,就能通过枪手而当兵吃饷!二哥在得一双青缎靴子或几两银子的报酬而外,还看明白:怪不得英法联军直入公堂地打进北京,烧了圆明园!凭吃几份儿饷银的寡妇、小罗锅、小瘸子,和像大姐公公那样的佐领、像大姐夫那样的骁骑校,怎么能挡得住敌兵呢!他决定去学手艺!是的,历史发展到一定的阶段,总会有人,像二哥,多看出一两步棋的。
大哥不幸一病不起,福海二哥才有机会补上了缺。于是,到该上班的时候他就去上班,没事的时候就去作点油漆活儿,两不耽误。老亲旧友们之中,有的要漆一漆寿材,有的要油饰两间屋子以备娶亲,就都来找他。他会替他们省工省料,而且活儿作得细致。
当二哥作活儿的时候,他似乎忘了他是参领的儿子,吃着钱粮的旗兵。他的工作服,他的认真的态度,和对师兄师弟的亲热,都叫他变成另一个人,一个汉人,一个工人,一个顺治与康熙所想象不到的旗人。
——节选自《正红旗下》第三节
选自“名家插图老舍作品经典”丛书之《我这一辈子 正红旗下(高荣生插图本)》
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11月重排版

“名家插图老舍作品经典”丛书共11种,收入文学大师、人民艺术家老舍久负盛名、深受读者喜爱、在图书市场长销不衰的14部小说及戏剧作品,均由叶浅予、丁聪、罗尔纯、韩羽、高荣生、袁运生等国内重量级名画家插图,生动传神,惟妙惟肖。图文并茂,互渗互透,相得益彰。装帧考究,印制精美,适于随身阅读品鉴、亲友馈赠及家庭收藏。

此丛书为《老舍全集》及《老舍文集》外,老舍作品重要的出版成果。读者借由这些作品,已可以对老舍创作有一个基本全面的了解。

1980年代以来,《老舍文集》、《老舍全集》及老舍重要文本的出版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负责,在版本的甄选、文字的校勘、注释的撰写等方面均投入了大量精力,在整理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人文社的老舍作品版本也因此成为老舍作品的定本。

丛书的另一重要特色,就是每种书均配有名家插图。这些插图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,价值珍贵,从创作角度来看具有不可复制性。由于著作权人授权的唯一性,“名家插图老舍作品经典”因此成为国内仅有的收录上述几位名家插图的老舍作品版本。

【识别下方二维码,了解更多图书详情】






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七十周年原创邀约单元剧目

黄盈工作室出品原创话剧《我这半辈子》




和许多年轻人一样,三十岁前的舒常顺也曾迷茫过。在挣扎之时出走伦敦,却在船上就开始“想家”,想国内所知道的一切,有如一幅幅色彩浓厚的图画。或许正是这些浮在记忆上的人和事,给了他一个契机,把他们,也把自己写进故事里。
 
黄盈导演的第51部原创戏剧作品,舒常顺的《我这半辈子》便是改编自老舍先生一系列自传性文学作品,其中就有《正红旗下》《二马》等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。为此,《我这半辈子》特别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联名台词海报,融合戏里的台词和《名家插图老舍作品经典》中的插画。图文相契,让记忆跃然纸上,再度成就舞台。


【剧情简介】

本剧讲述了清末民初时期,北京的底层旗人常顺纷乱跌宕又“平凡”“亲切”前半生故事。常顺出生于小年夜,出身寒微、经济拮据,一家人日子过得坎坷。经历了社会动荡、亲人离世、生死危机,终于领悟到该如何面对艰难多变的生活。经历了漂泊无定、迷茫彷徨、内心挣扎,终于找到了自我。







本剧改编自老舍先生一系列自传性质文学作品



【主创人员】

编剧:黄盈、张婷、陈楠、陈磊、张弛
导演:黄盈
舞美设计:李彪
灯光设计:韩东
服装设计:宁芳国
音响设计&作曲:赵力杰
多媒体设计:何思思
道具设计:孙亚乐
执行导演:张弛
舞台监督:王源浩
化妆造型:吴涵、林雅婕
联合制作人:郭莹、孙维彤
宣传策划:吕彦妮、李沫
海报设计:余见淙
全程支持单位:人民文学出版社
战略合作伙伴:读库
演员:(按出场顺序排列)田广宇、哈晓晴、韩姣、冯景怡、李哲、马昂、王继涛、张弛
(阵容以演出当天实际为准)

特别鸣谢
李东、尉迟冠行、董汶亮、马珊珊、刘赫、张璐璐、邢浩、温晓楠

*本剧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度资助项目、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项目

【演出信息】

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度资助项目
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七十周年原创邀约单元

黄盈作品
原创话剧《我这半辈子》

演出地点
北京人艺实验剧场

演出时间
2022年8月6日-15日(周二休息) 19:30
2022年8月13日 14:30

票价
280/120/60(学生票)

【购票链接】

人艺购票

大麦购票


观演须知

1. 前来观演的观众请配合进行体温检测,扫码健康宝并向剧场工作人员展示,并查验72小时核酸证明。不得以“亮码”代替“扫码”、同行人员不得“一人扫码、多人进入”。

2. 健康宝与行程码异常、核酸结果超过72小时及体温超过37.3℃的观众,及近期有境外、中高风险地区、有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、与北京市本土病例活动轨迹重合的观众,谢绝进入剧场。

3. 进入剧场内部后,请全程佩戴口罩,观演期间请对号入座,尽量避免直接交谈。

4.演出为实名制观演,请务必携带本人身份证。入场检票时,需配合刷验本人身份证与当日演出票,确保一人一证一票。

5.《我这半辈子》演出正式开始时间为14:30、19:30,均提前1小时开始检票入场;请观众安排好时间,佩戴口罩、保持1米以上间隔有序检票入场。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老舍 :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生活了
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